【进度】 因为爱,所以在
2019.10.31
“潘阿姨,前排胖乎乎的那个。”在等候的间隙,潘阿姨的丈夫周叔叔指着贴在墙上的大展板,言语中隐隐带着点自豪感,“她聪明蛮聪明的,舞都是看看就会跳了。” 1998年入住兰桂花园的潘阿姨潘桂英,第二年便带着她刚组建的小区舞蹈队登上了“绿之恋”的舞台——绿城的保安们唱歌,她和小姐妹们伴舞。这一跳,不知不觉就跳了整整14届,堪称“绿之恋资深演员”。 △绿城·杭州兰桂花园 “带小孩吃不消,跳舞还是吃得消的” 谈起自己的学舞经历,潘阿姨表示学会跳舞可谓“意外之喜”,“95年我还上班的时候,一个去学舞蹈的同事把我也拉了去,最后人家没学会,我倒学会了”。 “还没退休的时候,她精力足。”周叔叔调侃道。那个时候的潘阿姨,总是在清晨风风火火地赶去跳舞,跳完再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地赶去上班。跳舞已然成为潘阿姨的一个习惯,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后来退休了,年岁渐长的潘阿姨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带孙子的时候身体还可以,但现在孙女真的带不动了”,她说,“虽然带小孩吃不消,跳舞还是吃得消的。” △ 潘桂英(前排左三) “扛把子”潘阿姨如今依旧参加早上的晨练,从6点跳到7点多,穿梭于各个舞蹈队之间,负责组织和教学。“我们经常出去比赛,一等、二等、三等奖都有拿过。记得一次比赛,我带了35个人出去,108支队伍里我们得了第八”。 平日里,潘阿姨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还会参加绿城的颐乐学院、报名老年大学,学习舞蹈、上形体课。 △绿城颐乐学院 “我婆婆总叫我少跳跳,因为我有高血压,跳舞不太好”,但潘阿姨发现,自己放不下跳舞,“虽然当年学跳舞都是别人硬拉去阴差阳错学会的,但现在叫我不要跳,不习惯的”。 14届、大半辈子的相伴,恍若初恋 “高血压也一定要动动的,不动不行。”潘阿姨的丈夫周叔叔周国柱,带领小区成为了全国自治社区典范,是个媒体爱报道、微博上热搜的 “网红”,但他更喜欢做那个跟着潘阿姨的“迷弟”,为她的舞蹈队忙前忙后,做好后勤工作。 “除了第一届的‘绿之恋’和中间一届把名额让给了新小区,我一届未落”。从1999年至今,14届“绿之恋”过去了,已经68岁的周叔叔一如既往地陪着已经66岁的潘阿姨,看她笑、任她闹,两人的关系依旧恍若初恋。 “还记得一次在腊八节代表绿城参加比赛,那个时候天很冷,他凌晨起来给我们熬腊八粥,演出完了就有热乎乎的腊八粥吃,毛落胃。” 潘阿姨笑道。 人一生路过的风景无数,谁是你的景、你是谁的影,无需追问,感情就是一颗心住在另一颗心里,稳稳的心安就是稳稳的幸福。14届、大半辈子,因为爱,所以在,爱不会离开。
阅读全文
【进度】 民俗精粹 发现温州人对这一座城市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2019.07.31
梁天监三年(504)出任永嘉太守的丘迟在《永嘉郡教里以“控带山海,利兼水陆”来描写温州的地理环境。而在这种地理环境下造成的独特气候和民俗,既有共性又有温州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温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是构成温州民俗特色的三大内容。温州活跃着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迹建筑,再到工艺美术、民间绝技,各种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一而足。正是这些一个个热闹至今的民俗精粹,让我们看到了温州人对这一座城市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温州方言 几乎所有人都说“温州话难懂,更难学” 温州话属于吴语方言,想了解温州方言的特色可以去听听那些温州的曲艺瓯剧、昆曲、鼓词、道情等温州特色剧 民间灯彩 温州的灯彩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过去每到过年温州的乡村里都会扎首饰龙、灯板龙、抬高阁等在昆明世博会上,温州的民间灯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工艺美术 温州的传统工艺美术享誉全世界已经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产业,特别是黄杨木雕和石雕乐清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就有七八位象阳镇已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之乡古代建筑温州城郭雄伟,民居稠密,殿寺古塔峥嵘挺秀有各式坊表、桥梁、古井,散布城乡各地古代建筑遗产颇为丰富建筑装饰广泛使用木雕、砖雕、石雕以及堆塑等饰件其中砖雕装饰,尤见地方特色 传统美食 温州美食在全国也小有名气从山珍到海味,从名菜到小吃,多不胜数如今最负盛名的有温州十大特色小吃:永嘉麦饼、瘦肉丸、锅贴、灯盏糕、温州馄饨、鸭舌、猪脏粉、鱼丸/饼、糯米饭、炒粉干这些传统民俗串起了温州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至今依然印刻在温州人骨子里,凝聚着温州人的情感、传统、审美与文化渊源,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冀。温州这座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城塑造了以农商文明与事功哲学为特征的瓯越文化,温州民俗文化也以其独特的内涵和概念,强烈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大放异彩,多项民俗文化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温州共有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4项、省级非遗项目144项、市级非遗项目747项;有国家级传承人23位、省级传承人169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3位、代表性传承团体10个、代表性传承群体18个。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温州厚重深邃的文化基因。而温州众多的非遗项目中,不得不提四项具有世界级地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廊桥营造技艺、木活字印刷术、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曲。 泰顺廊桥营造技艺 泰顺编梁木拱桥廊桥以整座桥身不用一颗钉子而著名聪明的泰顺人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营造一座座精美的桥梁2008年,“木拱桥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木活字印刷术 在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和曹村镇西前村发现2处木活字印刷遗迹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2008年温州“木活字印刷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乐清细纹刻纸乐清细纹刻纸技艺独特精湛,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匠人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细如发丝的线条,堪称“中国一绝”2006年,“乐清细纹刻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嘉昆曲永昆从温州南戏直接继承而来是目前国内硕果仅存的一个古老剧种永昆剧目《张协状元先后获曹禺戏剧奖、文华奖、鲁迅文学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2006年,“昆曲(永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5月“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心掬得满庭芳,非遗花开满园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见证温州成长的印记,同时记录了不可割舍的精神情怀,代表着这座城市千年文化的传承。如今,温州非遗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在瓯越大地上筑起一座座文化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人,不能只是单纯的居住在一座城市里,而是一定要有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归属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城市的价值,而传承人,则是文化传承的血脉。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记得常回头品味,铭记城市的过往,让我们每个人用实际行动保护城市的记忆。绿城深谙温州城市的文化根脉,与当代温州人一起,肩负着文化传承人的使命,将这座城市的宝贵文化财富传承下去。 / 绿城与温州,共美好 END 本宣传资料作为要约邀请,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本资料所发布的内容为2019年7月26日前的信息,敬请留意最新资料。本文发送日期2019年7月26日。
阅读全文